生產運動 渡過難關
1941年,在日本侵略軍的瘋狂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下,解放區的財政經濟面臨極為嚴重的困難。大生產運動使陜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勝利的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最困難時期,不僅為支持敵后長期戰爭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密切了黨政軍民關系,樹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積累了經濟建設的經驗,培養了一大批經濟工作干部。使他們不僅會進行革命戰爭,也學會了發展生產。
大生產運動
背景
1938年10月日本軍隊占領武漢后,改變其侵華政策,逐步將主要軍事力量轉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實行滅絕人性的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國民黨在日本帝國主義誘降面前,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破壞抗日統一戰線,包圍封鎖陜甘寧邊區及各抗日根據地,停發八路軍、新四軍經費,加之華北等地連年遭受自然災荒,致使整個抗日根據地財政經濟發生極大困難,軍隊供給瀕于斷絕,陷入沒糧吃、沒衣穿、沒被蓋、沒經費的困境。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軍的瘋狂進攻和“掃蕩”,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使解放區(即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財政經濟發生了極為嚴重的困難。為了戰勝困難,堅持抗戰,1942年底,黨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解放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
大生產運動
歷史意義
大生產運動起到了支持長期抗戰,戰勝困難,渡過難關,繼續堅持長期抗日的目的;緩解了軍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和扼殺中國共產黨革命力量的企圖。同時,“通過參加生產,提高勞動觀念,增強官兵關系、上下關系,減輕農民負擔,密切軍民關系,軍政關系,保證我們軍隊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毛澤東指出:“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跡,這是我們不可征服的物質基礎。”。它不僅支持了艱苦的抗戰,而且積累了經濟建設的經驗,培養了一批干部,使他們不僅會進行革命戰爭,也學會發展生產,進行經濟建設,實現自我發展。從現實意義上講,大生產運動為當代人帶來豐富的精神財富,帶來了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經濟發達的今天,要使國家發展壯大,主要還是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例子,說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永遠是當代人工作學習、生活、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大生產運動的口號
不利因素
但是,由于在大生產運動中投入了過多的固定建設基金,導致了陜甘寧邊區的通貨膨脹,膨脹率一度達到每年2000%,后經陳云大力整頓,到1944年方才避免了金融崩潰。
|